反对者认为,这一机制无异于征收全国性的能源税,而能源企业最终会将这一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但是,修法未成功的原因,还是部门权力纷争太大。《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的环境保护依然道远路长:2009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上年增加26.7%。
只有民意,才能制衡部门利益。部门可以影响立法,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权还在全国人大。部门利益之争只要没有平息,《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也就难以启动。21年过去了,环保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若立法仍在原地踏步,如何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正是在这种形势比人强的现实下,迟迟无法进入修订审议程序的《环境保护法》被悄然搁置,包含环保内容的单行法与相关法抢先一步或几步,走在了前面。由此,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一般原则,《环境保护法》中的不少条款实则已失去了法律效力。
若有强大的民意支持,还何愁部门利益阻碍修法。化解这一立法尴尬,当然不能期待各部门在暗中立法博弈,并最终达成立法妥协,《环境保护法》被架空的尴尬,正来自于立法博弈的不透明。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们特意请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先生同中外记者见面。
总计划投资1691.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7.4亿元,占58.4%。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还相对滞后,因此在这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包括发生刚才凤凰卫视记者朋友提出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组织开展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行动,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华尔街日报记者:我们都知道,环境保护部面临着几个困难,就是资金不足、人手不够、没有足够有效的手段来惩罚这些污染者,且罚金过低。
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更多的是监督企业的违法排污问题,为我们环境执法提供了很多线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顺利完成,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四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全面掌握了我国污染源排放的基本情况。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土地开发利益的驱动,使得垃圾处理厂周边土地过度开发,也包括公众对垃圾的心理排斥和群众对垃圾处理与环境影响的认识问题。第二个问题,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对于任何组织,只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各级环保部门都会给予支持。
三是部分城市和酸雨污染仍较重。一方面,北京有一家曾经遭到过居民反对的垃圾焚烧厂,有消息说它要开工了。近期国务院领导有重要批示,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宣传等手段,从加强行业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规划统筹、严格责任落实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我国生活垃圾问题的综合性措施。七是环保规划实施与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个文件形成以后,我们将在环境保护部的网站和《中国环境报》上全文予以发布,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修改后下发,以指导全国的垃圾处理工作。本报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三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对于垃圾问题的处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主持人:现在请大家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二是污染减排取得好于预期的明显成效。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这给我们的减排工作敲响了警钟,说明减排的形势不容乐观。有序推进规划环评,把区域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卫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比较技术性的问题,您刚才没有介绍关于土壤尤其是草原的污染情况,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环保情况,目前是比较稳定还是在恶化?第二个问题是接着CNN记者问的,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
绿色和平组织还向环境保护部就电子垃圾污染的一些问题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联合发改委等8部门,深入开展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土壤、草原的污染问题,实际上我在开始介绍情况的时候,已经做了说明。凤凰卫视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垃圾焚烧的。
随后环境保护部立即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研究部署了贯彻落实工作,审议通过了2009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结果。四是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当然,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和透明度不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的理解,这个问责,由于每年都进行严格的考核,每个领导在他的任期内完成任务的情况都是明确的,所以追究责任,谁该承担什么责任也是明确的,这个责任不会随着职务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关于青藏高原的问题,青藏高原总体生态环境是稳定的。
他们通过检查企业的环境行为来看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意见。这6个督查中心成立到现在,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去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3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1.02亿千瓦。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从环境保护部调度各省的情况看,二氧化硫自2007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不降反升的局面,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
2007年以来,累计安排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资金60.6亿元,配备监测执法设备110501台(套),交通工具(车、船、艇)6114辆(艘),信息设备31668台(套)。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污染防治继续深化,生态保护逐步强化,核与辐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主要得益于环保工作的扎实推进。
请问环保部门是用怎样的思路处理环评与公众意见不符的问题,会有怎样的措施,有什么样的对策?张力军:垃圾的问题是记者朋友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我记得每次新闻发布会上,好像大家都有这类问题提出。建成污染源监控中心306个,对1.2万多家企业实施自动在线监控。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东莞又发生了600多个村民因为反对建垃圾焚烧厂而集体散步。我们现在又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很可能使过去环保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被一笔勾销,环境保护部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比如会不会增加人手,提高罚金,加强惩罚的程度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来解决这个艰难的问题?张力军:您提的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是存在的。
2009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为5.1毫克/升,比上年下降10.5%,比2005年下降29.2%。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资达25亿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万人。
新京报记者:有一个可能发生的情况想请教一下张部长,我们知道,为了实现十一五减排的目标,引入了问责制,各省省长和国务院签订了责任书。二是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例如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就湖泊问题专门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向政府提出解决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但是,进入今年以来,由于我国资源性工业产品产量过快增长,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一些减排工程进展缓慢和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出现的松懈情绪,都给减排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困难。